棕桐科植物树干挺拔,姿态雅致,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优美的绿荫树及观赏植物。上海植物园单子叶植物区集中种植了棕榈、华盛顿棕榈、蒲葵、加拿利海枣等棕榈科植物,挺拔的植株,宽大的叶子,营造出浓浓的热带风情。
近两年来棕榈科植物饱受一种叫红棕象甲昆虫的危害,红棕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可称为椰子隐嚷象、锈色棕榈象、亚洲棕榈象甲、椰子甲虫、印度红棕象甲等,是一类对棕榈科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检疫性害虫。红棕象甲大多从生长点侵入危害蛀食,造成隧道,引起生长点腐烂,最终导致植株死亡,危害较重,世代重叠,全年均可危害, 较难防治。
因为虫害往往从心叶处危害,而棕榈类植物都相对较高,单纯用喷药的方法往往很难将药物渗入心叶处,给防治带来了一定难度。上海植物园植保技术人员、专类园主管和养护工人群策群力,最后确定用缓释性药剂——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施于心叶中。该药遇雨水慢慢释放于心材,达到防治红棕象甲的目的。每棵施药100克,总防治株数约130棵,主要施药树种为棕榈、蒲葵、加拿利海栆。
如何将药剂投到位于高空中的心叶内,是一大难题。养护队组长就地取材,准备一根质地较好的长竹竿、一只泥桶和铅丝,用铅丝将泥桶固定于长竹竿的一端,投放的药剂装入泥桶中,然后举起长竹竿,沿顶上扇叶高空投药于棕榈、加拿利海枣的心叶中。经过实践,此法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工效高。
另外在防治的同时,给华盛顿棕榈、加拿利海枣、蒲葵等根部施肥,以增强植物生长势,抵御病虫害危害。上海植物园将继续观察不同施药方式的防治效果,做到精准施策、高效防治、低碳养护、绿色管理、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