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两爬馆的蛙类展区开展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今年又增添了新的物种——箭毒蛙。箭毒蛙早已名声在外,不仅因为有炫彩斑斓的体色,更让人望而却步的是其致命的毒性,中、南美洲的土著用其皮肤上分泌的毒液涂抹吹箭的箭头,对猎物确实有见血封喉的奇效,也因此得名。箭毒蛙的毒性主要来自它们的天然食物,主要是蜘蛛类,蜘蛛的毒性会被箭毒蛙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毒液。人工饲养的箭毒蛙主要以残翅果蝇、蟋蟀为食,在饲养6个月以后也逐渐失去毒性。
箭毒蛙是体型较小的蛙类,最小的仅有1.5厘米,大的个体可达到6厘米。此次展出钴蓝箭毒蛙、黄头箭毒蛙、染色箭毒蛙3种。钴蓝和染色箭毒蛙属于箭毒蛙里相对体型较大的,胆子也比较大,所以比较容易观赏到,而黄头箭毒蛙体型较小,喜欢藏于叶片或树洞里,想要一睹真容需要些耐心。
工作人员在布置饲养箱时模拟其野外生活环境,以潮湿环境为主,湿度保持在80%左右,温度在24-30度之间,当然还要保持通风。地面上布置小水洼和棕榈纤维,并种上凤梨等植物。箭毒蛙都是日行性地栖型动物,但是具有树栖的倾向,因为它们的蝌蚪多半都是在植物叶片间或是树洞中的小水洼中长大成蛙的,所以树木对它们来说是觅食与躲避敌害的地方。
来观赏的游客朋友们如果一下子找不到这些漂亮的小家伙么们,可以多注意植物的叶片、小山丘的沟壑这些地方,或会给你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