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森林公园在行动 刺蛾防治工作显成效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22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微信图片_20220715103829.jpg

微信图片_20220715103839.jpg

微信图片_20220720192645.jpg

微信图片_20220720192650.jpg

微信图片_20220720192653.jpg

微信图片_20220715103836.jpg

微信图片_20220715103833.jpg

今年天气持续高温干旱,园内病虫害动态监测预警发现悬铃木高枝上刺蛾幼虫数量激增,刺蛾类害虫呈爆发趋势。另外,刺蛾幼虫虫体有毒毛,人体接触后会引起皮肤肿痒,对市民游客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威胁。因此,园方立即实启动病虫害防治紧急措施,在下午闭园后,游客较少的时间段,用特制的高压喷雾机动车,分批次对园内悬铃木进行了局部区域的机动高空药物防治,效果显著。同时,在这次紧急措施实施后,后期将在园内释放一批天敌昆虫,用以综合防治刺蛾类害虫。

刺蛾类害虫是上海地区常见的食叶害虫,短期内即可将悬铃木等寄主树种整株叶片取食殆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景观效益。其寄主又十分广泛,常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或咬断枝梢,减少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

作为上海市建设的“无公害防治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共青森林公园优先选用低、微毒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严厉杜绝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对天敌的伤害;积极实施物理防治法,合理布置杀虫灯、性诱捕器等,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每年引进和释放一批天敌昆虫,如捕食螨、周氏啮小蜂、花绒寄甲等,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园区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通过这些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公园内的植物生病现象变少了,鸟类种类丰富了,昆虫活动也更活跃了,无公害防治成效显著。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