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组织种子和标本采集培训,扎实推进植物迁地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1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WechatIMG182_副本.jpg

二组室外实训_副本.jpg


植物迁地保育是植物园核心重点工作,而植物种子和标本采集是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植物园迁地保育工作质量,近日上海植物园组织举办了种子和标本采集培训。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及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葛斌杰和钟鑫为本次培训讲师,上海植物园全体科技人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分为室内报告和室外实训两部分。首先,葛斌杰为大家讲解了“野生植物种子采集、处理与保存”,主要介绍了种子保存的意义、从种子含水量与活性关系而将种子分成的几个类型、种子如何采集、处理和保存等方面,加深了大家对种子活性的认识以及种子保存意义的理解。随后,钟鑫分享了“植物标本:干燥和沉睡的花园”,从标本馆的功能、全世界标本馆的情况、标本采集工具、标本的采集、制作和管理流程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标本馆的研究支撑功能。

室外实训教学中,两位讲师沿路讲解了采集信息软件的使用,乔木、灌木和草本三种类型植物标本的不同采集方式,以及种子采集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并由学员动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实践。最后,全员对采集的20份标本进行了压制、2份种子进行了初步处理。

此次培训将规范科技人员种子和标本采集流程,并为上海植物园标本馆(SG)和种质库改建与提升工作提供基础,扎实推进植物园迁地保护工作。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