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昆虫多样性调查保护之公民科学家”实践 ——昆虫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11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2B0A6469_副本.jpg

IMG_7741.JPG

2B0A6239.JPG

2B0A6374.JPG

2B0A6424_副本.jpg


随着春日温度的升高,昆虫家族的成员们都开始活跃起来,上海植物园“昆虫多样性调查保护之公民科学家”实践课程和昆虫多样性调查也在有序推进中。为了能更直观的观察昆虫,有效开展科学研究,本期推出了昆虫标本的制作和保存课程。

首先,昆虫的采集时间最好选择在晚春至秋末进行,一般晴朗无风的天气下收获较大,时间多为中午前后3小时昆虫活跃。对于趋光性昆虫可在晚上利用灯诱法捕捉。从野外采集的昆虫应及时制成标本,以便长期保存。根据昆虫大小或种类的不同,标本的制作方法也有差别。小型昆虫标本的制作,体长20mm以下,尤其10mm以下的昆虫,用粘贴法,用水溶性胶粘在三角卡纸上,避免直接插针破坏虫体。体型较大的昆虫采用插针法,将昆虫针直接穿插虫体,根据昆虫不同种类插针部位略有差异。插好针的标本便可在泡沫板上用镊子、大头针等工具进行整姿固定了,待标本完全干燥后再处理保存。对于鳞翅目、蜻蜓目的昆虫则需要用展翅版进行展翅。最后便可将标本插好采集、鉴定标签,三级台控制高度,存盒保存,同时做好驱虫、避光、避湿工作。

小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操作,现场尝试使用展翅板、粘虫板、三角板、白胶、镊子、昆虫针等标本使用工具,统一对之前在课程之中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制作。本次课程的动手、动脑大练习为今后昆虫多样性的调查研究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