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绿色防控积极实行,人工捕捉天牛有序进行
发布时间: 2024年04月30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2.jpg

1.jpg

3.jpg

 

为了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公园每年会例行针对园内各类花草树木进行必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即将进入夏季,也逐步进入了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近日,公园对园内部分树种进行人工捉捕天牛。

天牛,是多食亚目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天牛是植食性昆虫,且种类很多,世界上有2万多种,中国也有2200种左右,分布广泛,为害普遍,几乎每一种树木,都受不同的天牛种类所侵害。而园内数量最多、最常见的天牛主要有星天牛、桑天牛和桃红颈天牛这三种。天牛主要危害木本植物,如杨、柳、桑、槐、梧桐、苦楝、桃等树木,而对植物的危害以幼虫期为最烈。幼虫钻蛀树干的枝、干及根部,破坏输导组织,深入到木质部蛀食,形成不规则孔道,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导致病菌侵入,也易被风折断,受害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而成虫多有补充营养的习性,啃食树木的嫩梢树皮,造成枝梢枯死,但一般并不严重。

作为上海市建设的“无公害防治示范区”之一,近年来,共青森林公园积极采取包括园艺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药剂防控等四方面的绿色防控措施,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园区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通过这些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公园内的植物生病现象变少了,鸟类种类丰富了,昆虫活动也更活跃了,无公害防治成效显著。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