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6月28日粤港澳申“蜜源植物在哪里”公民科学项目(上海站)启动以来,历经6场专家讲座,4场专家样线调查指导,200余人次志愿者定期调查,在8月15日全国生态日这天迎来了圆满的结束。本次活动共调查到记录4038条,蜜源植物与传粉昆虫共约750种。
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中强调要构建多元参与生物多样保护长效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员与动态监测。蜜源植物作为园林开花植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园收集保护研究的植物与城市绿地景观塑造息息相关,而基于植物园的蜜源植物调查是促进公众参与、学习、传播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式之一。
首先活动主办方上海植物园对蜜源植物和访花昆虫公民科学调查活动的背景及目的、植物园与城市生物多样、公民科学与科普教育的关联进行了分享,对各位志愿者在炎热夏天热情参与本次调查表示衷心感谢。
科学的问题来自于真实的实践中,自然的秘密隐藏在变化的细节里。植物园是城市生物多样性及其公众教育的窗口,是科学家与公众连接和对话的平台。蜜源植物公民科学项目促使科研人员可以更为主动积极地与公众进行接触,了解切实的社会需求,从而产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培养科研人员的公共意识。总结会上,魏宇昆博士以“植物与昆虫的博弈”为题,讲述了蜜源植物鼠尾草的多种传粉机制及其研究成果。
为表彰活动中的优秀志愿者个人与团队,项目设置了“优秀小组奖”“最佳行动奖”“最佳发现奖”和“最佳传播奖”,并以特色植物的名称命名这些奖项,奖品是自然博物相关的各类图书,将快乐与知识一同回馈大家。
基于公民科学项目平台,沟通互联、共同成长,2024年的蜜源植物公民科学项目不是结束,而是搭建公众参与科学与教育传播平台的开始,为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积蓄能量。
颁奖会结束后,三位优秀志愿从自身的角度分享了调查过程中的收获。在未来,如同蜜源植物与访花昆虫,志愿者也将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传播者,作为城市绿地、社区和学校等区域蜜源植物调查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