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古猗园,桂子飘香。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学生实践基地”在古猗园挂牌,该基地的落成,将对深化园校合作、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形成“园校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提供关键助力。
古猗园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以其500余年的历史和山水格局、明清建筑以及历代园主留下来的诗文、印谱等著称于世。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积极参与古猗园举行的论坛、讲座和赛事,并成立“猗园大创团队”。该学院玄峰副教授曾撰写研究古猗园的专题论文《从借寄到奥淇——基于古猗园园林空间意向及审美理念研究》,并发表演讲,深受园林文化爱好者喜爱。他的研究,以时间为轴,将猗园大研究分为五个阶段:园林初起时的明代私家文人园为第一阶段、奠定格局的清代海上名园为第二阶段、时代先声的晚清民国的公共园林为第三阶段、历史缩影的近现代城市公共景观为第四阶段、城市山水艺术景观为第五阶段。
为感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玄峰副教授及其团队作出的贡献,在近期举行的“海上园林”开幕式上,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还向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颁发了上海古典园林文化和学术支持单位聘书。在这硕果累累的秋季,通过该基地的设立,期望与专业院校一起书写上海园林保护与传承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