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保护区一次性记录到9只秃鹫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0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4_副本.jpg

2_副本.jpg

 

2024年12月5日,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的一线监测人员在保护区内开展日常监测时在滩涂上发现数只大型黑色鸟类。监测人员随即通过望远镜进行仔细观察,并且用相机拍照进行记录。通过仔细辨识,确认该黑色大型鸟类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秃鹫。作为保护区内乃至上海都极为罕见的物种,此次记录到的秃鹫数量达到了9只,创下了保护区建区以来的纪录。

今年10月,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新了鸟类名录,收录鸟类19目65科3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受胁鸟类84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双边协定的鸟类57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双边协定的鸟类192种。相信随着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加上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对保护区管理的不断探索与改进,东滩保护区将会迎来越来越多的鸟类。

秃鹫,英文名:Cinereous Vulture,学名:Aegypius monachus),是鹰形目鹰科秃鹫属的鸟类。是鹰科中体型庞大的猛禽。其最显著的外部特征是裸露的蓝灰色头部,覆以黑色绒毛,以及巨大的身躯,全身呈棕黑色。头部和颈部皮肤呈蓝灰色,眼睛为棕色,喙、蜡膜及腿均为淡蓝色。幼鸟头部灰毛,喙及腿为紫色和灰色。巨大的喙为所有现存鹰科鸟类中最大的。秃鹫体长1.2米,翼展3.1米,体重可达14公斤。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