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扫描揭盲区 靶向治理破顽疾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1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为提升市容环境质量,长宁区质监管理部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卫生死角专项治理行动。针对全区街角绿化带、沿路变电站周边、沿街垃圾箱房及高架桥下空地等区域开展专项检查,共排查出卫生死角29处。其中变电站周边发现6处,高架桥垛下发现8处,沿街绿化带内发现10处,人行道发现5处,暴露出日常巡查盲区与保洁力量配置不足的双重问题。经现场督办,18处点位已完成即时整改,剩余11处复杂点位需制定专项方案跟进处理。

此次检查暴露的突出问题,反映出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例如变电站围栏周边因设备维护频繁,易产生包装材料遗弃;高架桥下空间因产权归属复杂,长期处于"三不管"状态;沿街绿化带受限于传统人工清扫模式,难以彻底清除深藏垃圾等。尽管区质监管理部门已建立专项治理机制,但在跨部门协作、智慧化监管等方面仍需加强。建议借鉴新年清洁活动中多部门联动的经验,由区绿化市容局牵头建立"1+X"联合整治机制,对高架桥下等争议区域明确管理主体,将变电站运维单位纳入门前责任体系,运用高压冲洗车等设备开展深度保洁。同时借鉴其他区域环境整治模式,对重点区域实行"定人、定岗、定时"三定管理,积极配置智能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动态监管。

下阶段,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问题分级处置机制,将29处问题点位实施分级管理,对重点8处高架桥下点位开展"机械清扫+人工复检"组合式作业;二是强化源头治理,在变电站等特殊区域设置分类回收装置,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建立运维单位自查台账;三是完善长效监管,将卫生死角整治纳入每月15日"城市清洁日"固定行动,结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动商户、居民参与,对主动上报卫生问题的市民给予垃圾分类积分奖励。通过构建"专业队伍+智慧设备+全民参与"的立体治理网络,切实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为创建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