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辰山植物园凤梨研究团队耗时约十年时间撰写的《凤梨科植物的分类、鉴赏与应用》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是目前国内关于凤梨科植物最为系统、最全面的一部专著。全书共80万字,前半部分以145页的篇幅概述了凤梨科植物(统称凤梨)的栽培历史、起源及分布中心,系统梳理了凤梨科的最新分类情况,介绍了凤梨科8个亚科的属种数量、基本形态特征以及全球分布情况等;在总结凤梨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对描述凤梨科植物形态特征的专业术语进行了修订。书中还介绍了凤梨科植物的用途、产业状况和研究进展等内容。书的后半部分则以辰山植物园现已收集的原生种为主要描述对象,详细介绍了国内主要引种的6亚科43属288种及种下分类单元,涉及这些物种的学名、原产地、形态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观赏和栽培要点等。此外,还介绍了凤梨在园艺领域的分类和应用案例等,全书图文并茂,共配有1500多幅精美的图片。
本书的两位作者——李萍和胡永红,从事凤梨科植物的资源收集、保育、驯化、展示和应用等工作已超二十年,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本书的问世,希望能助力人们在欣赏凤梨科植物外在的美的同时,对凤梨科植物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凤梨世界。
凤梨科(Bromeliaceae)共有8个亚科、82个属及2个自然杂交属,总数已逾3700种,且新种仍在不断被发现。尽管其自然分布范围主要局限于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但其物种的丰富程度在全球单子叶植物中位列第五。除了广为人知的热带佳果——菠萝,凤梨科还拥有数量众多极具观赏价值的种类。菠萝自16世纪末便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而以观赏为主要用途的凤梨大规模进入中国则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因此国内的观赏凤梨种类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商业化程度较高的果子蔓属(Guzmania spp.)、鹦哥凤梨属(Vriesea spp.)以及俗称“空气凤梨”的铁兰属(Tillandsia spp.)等少数几类植物。
上海辰山植物园在建园之初便将凤梨科植物列为重点收集的类群之一,并在凤梨科植物的收集和展示方面处于国内同行的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已收集凤梨54属、1500多种(含品种),其中原生种的占比约为48%。此外,还在热带花果馆内建成了一座占地面积达1452m2的“凤梨山”,成为独具特色的观赏凤梨展示舞台。
本书兼具专业深度与实用价值,适合从事植物分类研究、资源保护、引种管理、观赏园艺、生产经营的人士参考。如果你是一位“积水凤梨”、“空气凤梨”或“沙漠凤梨”的爱好者,亦或还在纠结菠萝和凤梨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的“吃货”,那不妨收藏和借鉴一下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