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相关处室:
经2021年第30次局长办公会审议同意,现将《关于推动落实〈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办公室
2021年12月28日
关于推动落实《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力以赴推进本市“一江一河”沿岸滨水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结合绿化市容行业工作重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相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绿化市容行业“十四五”规划任务推进,聚焦生态空间品质和市容环卫服务水平提升,积极推动“一江一河”沿岸滨水地区建设。
二、重点任务
(一)黄浦江沿岸地区主要任务
1.公园绿地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绿地公园建设,重点推进世博文化公园、三林楔形绿地、滨江森林公园二期、杨浦大桥绿地、兰香湖等大型生态绿地建设,实现新增公共空间及绿地约400公顷。启动三岔港楔形绿地建设研究。(规划处)
2.市容景观优化。启动新一轮“美丽街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建高标准的滨江景观体系,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部门积极推进两岸公共空间市容环境治理,开展桥梁飞线、立面整治、违法搭建、天际线杂乱等街区和建筑景观整治工作(市容处)。策划景观主题,持续提升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品质,并逐步拓展至黄浦江南延伸段(景观处)。
3.生态空间建设。积极推进闵行区、松江区等黄浦江上游区域造林项目和黄浦江—大治河生态走廊建设,提升滨江空间生态环境(林业处、规划处)。结合杨浦滨江北延伸段规划制定和实施,会同杨浦区积极推进共青森林公园边滩湿地系统修复;启动闵行浦江蛙类栖息地、松江叶榭獐栖息地、青浦朱家角虎纹蛙栖息地等黄浦江及支流生物栖息地评估,推进部分栖息地功能提升(保护处)。持续推进川杨河、淀浦河、蕰藻浜、张家浜、虹口港、杨树浦港等支流滨水廊道及绿道建设,形成滨水开放生态空间网络和景观休憩体系(公绿处、规划处)。
(二)苏州河沿岸地区主要任务
1.公园绿地建设。推进浙北绿地、长安路节点绿地、岸线公园、“一纺机”公共绿地、“南四块”公共绿地等大型绿地空间的建设实施,新增公共绿地约80公顷;推进临空2号公园提升改造,实现全时段开放共享。结合“十四五”大绿地、扫盲绿地建设计划,推进嘉定区苏河北岸公园、普陀区苏州河岸线公园、闵行前湾公园、苏河湾绿地一期等项目建设(规划处、公绿处)。加强新泾港、桃浦河—木渎港、东茭泾—彭越浦、南泗塘—沙泾港等支流水系的沿岸绿化建设,通过精细化设计,整合滨河绿地与街道空间,增加滨河及腹地道路林荫,提升滨河步行体验(公绿处)。
2.市容景观优化。充分挖掘视觉景观要素,采用精细化设计,推进实施沿河空间绿化和景观照明提升、跨苏州河桥梁景观整治等工程;推进绿地生态景观质量提升,以“一街一景”为目标,综合、创新绿化特色街区、街心花园、绿化特色道路、立体绿化等技术和方法,建设一批“四化”示范点(公绿处、景观处)。依托滨河驿站建设工作,配建驿站内公共厕所,协调增加沿线社会公厕开放数量;提升公厕服务品质,强化日常管理,延长公厕开放时间,增加完善公厕引导标识、指示牌,满足市民、游客如厕需求(环卫处)。
3.生态空间建设。加快推进上游闵行段、青浦段、嘉定段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吴淞江苏申内港线生态廊道及滨水空间贯通(规划处、林业处)。将苏州河沿岸浅滩、湿地、郊野公园等蓝绿斑块串联成网,完善绿化结构,探索开展城市湿地系统修复工作。推进打通腹地生态廊道,打造生物多样化生存环境(规划处、公绿处、林业处、保护处)。
三、保障措施
(一)全面统筹推进。各处室应紧紧围绕“一江一河”“十四五”工作目标,做好滨水区域生态空间和市容景观体系的规划、建设、开放和管理的统筹推进,指导相关区加快推进完成相关项目和任务。
(二)细化责任分工。根据任务清单分工,责任处室应督促相关区和有关单位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专项工作推进计划,分解任务目标,细化任务清单,全力推进落实各项任务。
(三)强化目标管理。各责任处室要对照目标任务,建立挂图作战实施推进机制,根据任务清单要求,形成明确的时间表、责任人,定期跟踪任务推进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推进落实。
“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任务分工表
序号 |
区域 |
任务内容 |
责任部门 |
1 |
黄浦江 |
加快推进大型绿地公园建设,重点推进世博文化公园、三林楔形绿地、滨江森林公园二期、杨浦大桥绿地、兰香湖等大型生态绿地建设,实现新增公共空间及绿地约400公顷。启动三岔港楔形绿地建设研究。 |
规划处 |
2 |
构建高标准的滨江景观体系,开展街区和建筑景观整治,推进建设“美丽街区”,在沿线区域新建25处美丽街区。 |
市容处 |
|
3 |
策划景观主题,持续提升黄浦江两岸(吴淞口-徐浦大桥)景观照明品质。 |
景观处 |
|
4 |
结合“十四五”造林任务,积极推进闵行区、松江区等黄浦江上游区域造林项目和黄浦江—大治河生态走廊建设,提升滨江空间生态环境。 |
林业处 规划处 |
|
5 |
积极推进共青森林公园边滩湿地系统修复,启动闵行浦江蛙类栖息地、松江叶榭獐栖息地、青浦朱家角虎纹蛙栖息地等黄浦江及支流生物栖息地评估,推进部分栖息地功能提升。 |
保护处 |
|
6 |
持续推进川杨河、淀浦河、蕰藻浜、张家浜、虹口港、杨树浦港等支流滨水廊道及绿道建设,形成滨水开放生态空间网络和景观休憩体系。 |
公绿处 规划处 |
|
7 |
苏州河 |
推进浙北绿地、长安路节点绿地、岸线公园、“一纺机”公共绿地、“南四块”公共绿地等大型绿地空间的建设实施,新增公共绿地约80公顷;推进临空2号公园提升改造,实现全时段开放共享。 |
规划处 公绿处 |
8 |
加强新泾港、桃浦河—木渎港、东茭泾—彭越浦、南泗塘—沙泾港等支流水系的沿岸绿化建设,通过精细化设计,整合滨河绿地与街道空间,增加滨河及腹地道路林荫,提升滨河步行体验。 |
公绿处 |
|
9 |
充分挖掘视觉景观要素,采用精细化设计,推进实施沿河空间绿化和景观照明提升、跨苏州河桥梁景观整治等工程;推进绿地生态景观质量提升,以“一街一景”为目标,综合、创新绿化特色街区、街心花园、绿化特色道路、立体绿化等技术和方法,建设一批“四化”示范点。 |
景观处 公绿处 |
|
10 |
依托滨河驿站建设工作,配建驿站内公共厕所,协调增加沿线社会公厕开放数量;提升公厕服务品质,强化日常管理,延长公厕开放时间,增加完善公厕引导标识、指示牌,满足市民、游客如厕需求。 |
环卫处 |
|
11 |
加快推进上游闵行段、青浦段、嘉定段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吴淞江苏申内港线生态廊道及滨水空间贯通。 |
规划处 林业处 |
|
12 |
将苏州河沿岸浅滩、湿地、郊野公园等蓝绿斑块串联成网,完善绿化结构,探索开展城市湿地系统修复工作。推进打通腹地生态廊道,打造生物多样化生存环境。 |
规划处 林业处 公绿处 保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