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发展规划
点击查看 文件下载
中长期发展规划
信息名称
关于《奉贤区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行业审查意见
索取号
AH2211000-2022-027
发布机构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文件编号
沪绿容 (2022) 326号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22-12-29
记录形式
文本
载体类型
纸质
信息内容

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关于上报<上海市奉贤区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的请示》收悉。我局于2022年11月7日组织了行业审查,会后你局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经研究,提出如下审核意见。

一、关于规划原则、目标

同意按照全面统筹、规划协调、可实施性和集约化的原则,推进奉贤区环境卫生设施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同意规划提出的,到2035年,奉贤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等规划指标(详见下表)。

 

规划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25年

2035年

备注

1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约束性

2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

3

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

95

95

约束性

4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45

50

约束性

5

原生生活垃圾填埋率

0

0

约束性

6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85

85

约束性

7

装修和拆房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90

90

预期性

8

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约束性

9

道路机械清扫率

100

100

预期性

10

城镇二类以上公厕比例

100

100

预期性

11

新增环卫车辆新能源比例

100

100

预期性

12

环卫车辆新能源比例

50

100

预期性

二、关于固废收运处置规划方案

(一)关于生活垃圾收运处理

近远期生活垃圾四分类垃圾预测量基本合理。同意以小型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为主、中转站为辅的转运模式,全区小型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规划数量不少于160座,并保留南桥生活垃圾中转站,转运规模400吨/日。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按照每个街镇设置1座的原则,规划布局12座可回收物中转站和有害垃圾暂存仓库,鼓励合并设置;同时在奉贤区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中心东侧地块规划1处两网融合集散场,占地面积约30亩,承担区内可回收物的集散、转运。

同意干垃圾进入奉贤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中心(焚烧一期,规模1000吨/日)和奉贤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焚烧二期,规模1000吨/日)进行无害化处置;在奉贤区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中心(焚烧二期)东侧规划1座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处理规模500吨/日),同时保留东部湿垃圾循环处理项目(现状处理规模60吨/日、规划扩建至100吨/日)、夏育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现状处理规模130吨/日);餐厨垃圾单独收运至末端湿垃圾设施处理。

同意湿垃圾残渣进入奉贤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中心和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由市场化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经稳定化处理后,运至老港基地进行无害化处置,或者外运进行综合利用。

(二)关于建筑垃圾收运处理

近远期建筑垃圾预测量基本合理。工程渣土按照就近就地利用原则,结合奉贤区内造林、绿地建设以及低洼地、鱼塘回填等全量消纳,并保留外省应急消纳渠道。工程泥浆源头干化后进入工程渣土系统消纳处置。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后,采用直运或转运方式进入末端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全区规划11座建筑垃圾分拣转运场所,规划布局3座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能力约82万吨/年。

同意大件垃圾采用定点收集、预约上门的收运方式,并在每个街镇设置1座大件垃圾分拣破碎场所,全区规划设置12座,鼓励与可回收物中转站、有害垃圾暂存仓库合并设置。

同意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残渣、大件垃圾残渣进入奉贤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中心和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无害化处置。

三、关于其他环卫设施规划

同意粪便收集处理、公共厕所、环卫作息场所、环卫停车场、闭环管理场所的设置标准、原则与设施规划。

以上环卫设施规划主要包括:粪便优先纳管处置,暂不具备纳管条件的区域,定期安排粪便清运车辆运至污水处理厂或者倒粪口,远期逐步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公共厕所应按照《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要求,按照商业区等8座/平方公里、居住区4至5座/平方公里、工业区和仓储区1至2座/平方公里要求进行设置;人口规模超过300人的自然村,应按照服务半径500至800米设置农村公厕。按照0.3至1.2座/平方公里设置密度,在全区规划布局不少于64座环卫作息场所。按照每个街镇设置1座的原则、90平方米/辆的用地标准,在全区规划布局环卫停车场12座,其中现状保留6座、改扩建3座、规划新增3座。按照满足最低限度垃圾清运人员、清道人员、公厕保洁人员的要求,按照6至7平方米/人的标准设置环卫闭环管理场所,具体可结合环卫作息场所、环卫基地、区域内绿地内临时搭建、租赁等方式进行配置。

四、关于奉贤新城

同意奉贤新城范围内,近远期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50%、道路机扫率100%、新增车辆新能源比例100%、城镇二类以上公厕比例100%等规划指标。

奉贤新城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等环卫设施应根据前文要求进行落实。

五、关于环卫管理规划

同意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可视化和社会治理协同化、透明化的发展需求,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监督考评、互联感知、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技术应用,打造智慧环卫体系。

同意按照每个街镇1处的标准,在全区规划布局12处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房,其中现状保留11处、规划新增1处,鼓励与环卫作息场所、环卫停车场或者其他城市管理机构合并设置,独立设置的用地应控制在1240至1860平方米。

六、下一步实施意见

(一)对需要落实用地的各类环卫设施应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启动选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深化论证项目用地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鉴于本规划涉及垃圾源头收运、中转运输、末端处置等全过程,管理条线众多,建议进一步与住建、交通、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深入沟通,细化后续实施方案,确保规划内容落地。

(三)对于2025年前需启动建设的环卫设施,应细化项目建设推进计划,抓紧推进立项等前期工作。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2年12月1日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