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座老公园改造”项目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 2010年01月21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1、完成情况
  截至12月底,12座老公园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其中济阳、上南公园2座公园于4月底完成改造;工农,复兴岛2座公园于8月底完成改造;波阳、民星2座公园于9月份完成改造;淮海、曹杨、方塔公园于11月底完成改造;天山、滨海和交通3座公园于12月20日前完成改造。
  本年度老公园改造任务基本达标,按市府实事项目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任务。
  2、具体做法和效果
  (1)着力完善项目内容,公园品质得到提高
  完善功能布局,适应免费开放。如方塔园将东北角的游乐场地和堆场恢复为绿地,延伸原有风格。
完善服务设施,扩大活动场地。本次改造主要是更新和完善给排水、电气、地坪、无障碍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建筑小品、标识标牌、垃圾箱、园椅园凳等服务设施,同时结合市民需求,扩大、归并了部分活动场地。如工农、波阳、惠民等公园增加活动场地、增设了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
  注重节约理念,提升科技含量。改造中注重节约型绿化技术推广,主要体现在铺张材料选用、水体治理、太阳能诱虫灯引用、新优植物品种运用等方面。如淮海、民星、波阳等公园改造中贯彻节能减排的理念,采用透水地坪、诱虫灯等节能环保措施,使公园的整体景观和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天山公园水体改造,增设雨水收集及污水处理系统。
  增加文化内涵,凸显公园主题。如天山公园改为以交通为主题的儿童公园;复兴岛公园恢复日式园林风格,公园内设置多处日式庭院风格的小品。
  提升景观面貌,营造园林特色。如工农公园在绿化种植上,以秋景为公园主要特色,新增了银杏、红枫等色叶植物,丰富了公园色彩。
  (2)规范了公园经营服务,公园管养质量的逐步提高
  在各区县绿化部门的努力下,老公园改造初具成效。改造后老公园厕所、道路、建筑小品、标识标牌、垃圾箱、园椅园凳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公园功能得到完善,公园特色得以提升,尤其是广场、硬地坪面积合理扩大,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的增设,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了老游客服务需求,得到了游客、市民和市体委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同时,通过老公园改造,有效促进了公园日常管养质量的逐步提高,规范了公园经营服务的面积和项目,加强了管理、服务人员责任意识,提升了园林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3、具体做法
  (1)优化审批程序,加快改造步伐。加强与市600办、市建交委等部门沟通,经多方协调、商量,老公园改造方案属行政审批程序,由市绿化市容局审批,其他建设工程程序按迎世博项目管理要求,由区相关部门审批,整治类项目工可扩初合一,工可做到扩初深度,减少审批环节。
  (2)以人为本,拓展公园服务功能。“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公园免费开放后,每天在公园内晨练、活动的老人、儿童约百万,而大部分在上世纪90年代前建成的公园已难以满足市民游客对健身、活动等需求。改造中,除了基础设施改造外,还针对游人使用要求和行为特点,通过摸索和研究,把公园道路地坪用地比例从12%提升至25%左右。同时,改造从完善规划布局、改造基础设施、增加文化内涵、提升景观面貌,营造园林特色等着手,合理增加园内健身和服务设施,扩大健身、活动场地,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园社会效益。
  (3)体现特色,延续老公园原有风貌。针对老公园特点,在满足市民游客健身、活动需要外,力求使公园原有特色、风格、布局和植被得以保护和延续。在对一是公园用地、景观、植被、建筑等梳理的基础上,尊重现状,保护公园资源和价值,明确改造范围、规模和内容,防止出现破坏性改造,同时方案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市民、游客和专家意见,使改造后的公园能真正实现市民游客的需求。
  (4)加强改造项目的监管力度。抓好建设过程中的进度控制、质量安全、内容变更、效果体现等问题。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及现场监督,及时掌握改造动态。如定期发布老公园改造动态信息、召开季度公园例会、现场督察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严格规范项目内容变更、调整手续等。
  (5)严格控制资金使用。2009年12座老公园改造项目总投资8280万元,分市区二级财政拨款,其中市补贴经费为2904万元。在改造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在总投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