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建设生态之城 推动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1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文/市绿委办秘书处


       在2012年至2022年10年期间,上海市绿化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瞄准建设“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目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总任务,推动群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立体绿化建设成效斐然

       立体绿化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10年来,按照每5年规划目标,提早制定计划,推进立体绿化计划项目落地和施工建设,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立体绿化已达550万平方米。绿化部门先后出台了《高架沿口绿化项目管理办法》《高架桥绿化技术规程》《高架沿口绿化养护费用指导意见》等文件、技术标准。根据《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办法》,制定了《上海市立体绿化示范项目扶持资金申报指南》,对立体绿化建设给予资金奖补。

       推动“申字型”16万盆高架沿口摆花成果,从沿口以绿为主,改变为以花为主,做好技术研究,推动各类月季、三角梅、色叶植物等上高架沿口,营造重点节假日繁花似锦效果,“百里花带”已然成形。推动高架沿线楼宇沿口、高架沿口摆花,为进博会期间景观效果保驾护航。

       推动高架桥柱、地铁桥柱等桥柱立体绿化建设与管养,已建成桥柱绿化2万余根和千根花柱,基本完成全市各类型桥柱绿地的建设任务,在都市“水泥森林”中形成了“绿柱”“花柱”。10年来,桥柱绿化品种推陈出新,从爬山虎、地锦等常见植物,到爬藤月季、风车茉莉,桥柱绿化形式更加多样,模块式绿化结合文化创意、灯光效果,也扮靓了重点路口的桥柱。


鲁班路立交下的垂直绿化.jpg

鲁班路立交下的垂直绿化(林奕成/供图)


       二、单位绿化管理转向共享

       科学开展定额标准化工作,推进《上海市基础教育学校绿化技术标准》《机关室内绿化服务规范》编制。积极指导服务,好中取优,制定“上海市单位绿化评定管理办法”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上海评分依据,开展“上海市花园单位”评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预验等工作,截至2022年,共有669家花园单位和50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加强横向联系和社会发动,推动道运、水务、机场等相关部门的“四化”工作。

       推动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工作,会同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一起制订、修改、完善《关于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工作的指导意见》,起草编制了《上海市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建设技术导则》,指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建成附属绿地口袋公园,优化城市公园体系。梳理形成了2022年单位附属空间开放试点项目26个、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第一批项目107个。开展全覆盖的社会沿街绿地巡督查,切实提升社会沿街绿地的面貌。培育一批单位绿化典型,水务部门围绕“一江一河”建设,新建河道绿化,打造滨水公共活动空间;体育部门协助推进体育场馆的立体绿化建设;道运部门不断提升高架沿口摆花精细化养护水平。机场、铁路、地铁等单位持续推进铁路沿线、机场周边及地铁站点等场站绿化。


延安东路立交高架沿口摆花.jpg

延安东路立交高架沿口摆花(林奕成/供图)


       三、义务植树活动如火如荼

       每年3月12日,市、区各级领导带头参加线下义务植树活动,各级绿委办组织市民群众在绿地、林地建设现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设立“绿色上海”专项基金,深入推进线上“互联网+义务植树”,着力打造由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网页三通道同步运行的绿化认建认养捐赠平台,并纳入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线上市民群众认建认养参与率提高了59%。

       加大宣传力度,庆祝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积极筹办市民绿化节,现已开展7届“市民插花大赛”,“园艺大讲堂”“绿色生活生产方式进机关”等系列主题活动相继开展。举办“爱在花博会”“百组家庭看滨江”等大型系列公益活动。组织开展“认识身边的一棵树”“我给小鸟留个影”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举办线下咨询普及宣传活动逾百场,印制并张贴40周年庆宣传海报近万张,发放宣传品、纪念品、科普手册、盆栽绿植等实物百万份。


       四、家庭园艺体系初步发力

       贯彻实施《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推动家庭园艺全面发展。

       打造“市民园艺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园艺师”队伍,出台《关于建立社区园艺师制度的指导意见》,现已覆盖全市所有街镇,每个街镇至少配备一名社区园艺师。持续推进市民园艺中心建设,出台《关于推进市民园艺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2022年建成50家市民园艺中心,“十四五”期间力争每个街镇建成一个市民园艺中心,满足市民日常绿化知识需求。


社区园艺师被授予证书.jpg

区园艺师被授予证书(林奕成/供图)


市民绿化节,共青森林公园组织为什么讲授菊花养护知识.jpg

市民绿化节,共青森林公园组织讲授菊花养护知识(林奕成/供图)


       五、居住区绿化管理贴近民生

       居住区绿化工作是贴近民生的实事工程,与市民密切相关。10年来,积极回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居住区大树扰民、树木修剪等民生提案,协调相关区妥善处理居住区绿化投诉。聚焦小区树木修剪问题,会同房管部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居住区树木修剪的通知》,并在全市每个小区配发、公示修剪示意图,明确修剪标准和处置途径,提升管理水平。根据居住区绿化管理的现实需求,征询市民意见,主动修订《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规范性文件和《居住区绿化调整技术规范》等标准,从民生角度出发,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切实解决市民所求所需。

       10年来,与房管部门一道,开展了园林式居住区的评选工作,创建了大量园林式居住区,为居住区绿化指引了良好的方向。同时,开展面向物业的绿化政策及实务操作培训,举办居住区绿化培训,覆盖全市各街道、乡镇、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等。

       作为凝聚力项目,社区花园是今年来涌现的市民身边的花园项目,也是社区共享共治的典范。后续将逐步组织市民参与社区花园的建设与日常管理,切实提高市民的园艺水平,通过市民亲身参与,带给市民高品质生活,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